可穿戴技術爆發還需十年?
市場研究公司IDC分析師杰特什·烏布拉尼(Jitesh Ubrani)稱,“在可穿戴設備市場,腕帶設備是最易于實現的產品。從企業角度看,腕帶設備最易被用戶接受,其更易被廣泛應用。”雖然看好可穿戴設備的市場前景,但其對一些投資者所期望的快速回報也提出了警告。市場成熟“至少需要5到10年時間”,他指出,“很多投資者傾向于從市場中尋求短期收益,但顯而易見其并不會在可穿戴設備市場發生。除了腕帶設備之外,在服裝以及眼鏡產品方面也將出現加速發展的過程。”
高科技眼鏡產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發展,其中包括微軟的增強現實眼鏡HoloLens以及Intel的隱秘項目。去年十二月,微軟HoloLens開發團隊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公司對增強現實的探索將改變日常用戶數字交互方式。微軟發言人指出,在不影響用戶視覺的情況下,增強現實將使用戶活動自如,改變從平面設計到日常應用的所有方式。
總部位于紐約的社交媒體機構Laundry Service創意總監羅斯·謝恩戈爾德(Ross Sheingold)指出,“三到五年內增強現實將迎來市場化的拐點。那時產品將達到可以佩戴的級別。通常消費者在適應情況下才會普遍接受這種高科技產品。”
謝恩戈爾德認為可穿戴技術需要一個類似于蘋果iPhone的產品,才會迎來市場的爆發。雖然謝恩戈爾德表示增強現實普及的時間要早于市場預期,但目前可穿戴技術在高科技產業中所占的比例還相當有限。“增強現實目前正在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已經存在于Snatchat等應用中,僅僅是沒有人真正認識到這一點。” 謝恩戈爾德稱。
投資數據機構PitchBook Data高級分析師加勒特·布萊克(Garrett Black)指出,現有的可穿戴技術在產品普及上還存在著諸多障礙。諸如電池續航能力、數據隱私以及相應產品價格都是可穿戴技術開發人員面臨的挑戰。布萊克認為,可穿戴技術要突破瓶頸至少需要近十年時間。
布萊克指出,“可穿戴技術可以看作是智能手機行業與穿戴用品市場的結合。與智能手機相比,現有的可穿戴技術相關產品不具備價格優勢。當產品價格能夠達到iPhone手機的水平時有望打開并主導市場。”布萊克認為當前的可穿戴技術市場進入了發展的遲滯階段,而提升電池使用壽命以及增加生理數據跟蹤檢測功能是其突破利基市場的第一步。他相信這是三星、蘋果等企業“開拓新興消費市場”,謀求新增長點的唯一選擇。
然而并不僅僅是科技巨頭在打入該市場,而諸如安德瑪等非技術公司也在投身可穿戴技術市場。近期安德瑪向相關領域投資了7.1億美元,收購了諸如MapMyFitness、MyFitnessPal以及Endomondo,力求將這個利基市場改造成一個大眾市場。事實上,可穿戴技術產品的普及取決于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力度。布萊克表示,“服裝制造商的算盤非常精明,如果相關產品的成本持續下降,他們就可以隨之進軍消費者物聯網。”
此外,數據隱私也一直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隨著可穿戴技術的使用以及生理數據收集越來越頻繁,關于數據隱私的擔憂持續上升。可穿戴技術能否被用于消費者與其私人醫生進行溝通,數據隱私問題無疑是一個屏障。而消費者的排斥意味著相關市場增長的放緩。
布萊克指出,“目前來看,可穿戴技術要想達到FDA級別的數據采集至少需要十年時間。”現在可穿戴技術產品的數據采集功能僅僅是監控心跳以及步數跟蹤,這也是其仍是一個利基市場的原因之一。而科技公司與服裝制造商的共同努力將會使其成為一個更大的市場,在三到十年內,可穿戴技術市場不再是是否存在的問題,而是何時爆發的問題。
- 上一條:半導體業實現從離散到聚合趨勢的
- 下一條:防水功能沒成為手機標配,不是因